Post

卡片笔记法实践

自己从开始工作就有记录笔记的习惯,从最早的 Evernote 到现在 Obsidian,中间除了积累很多有用或者没有用的笔记,也积累了很多自己对于如何记录笔记和如何使用笔记的体会,在阅读《卡片笔记法》的时候,讲这些串联起来,作为一种实践的心得,将我关注的一些细节问题解答清楚,不模棱两可,形式也不拘泥,用一个长长的 QA 笔记来创作。

卡片笔记法复杂吗?

答案: 卡片笔记法并不复杂,而且只有简单的事情才能够重复并且嵌入到立场流程中,工具让流程形成习惯。

为什么需要研究笔记的理论和工具?

引用知名的 Slogon : 人塑造工具,人也被工具塑造

在侃侃而谈理论的时候,不能忽略细节的力量。能提纲挈领固然是了不起的,但是无数的实践和对工程的推动都是抓细节。并且只有足够的细节才能验证理论是不是对的。

细节的集合就是流程,约定了应该如何做。成熟流程的载体就是工具,所以工具本质是一套管理的方法论,帮助使用工具的人养成特定的习惯(做哪些,以及不做哪些)。

习惯可以减少做某一件事情对注意力的消耗,当在日常中融入好的习惯后,自然会让人更好地达成某一件事情。

注意力:注意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这种观点在《自制力》这本书中提到,类似于体力,每次你调用集中注意力或者做出选择的时候都需要消耗意志力。

也有人认为注意力是一种情绪,出自于《不可打扰》

类似《思考的快与慢》中说到的,当一件事情非常熟悉之后是可以通过直觉来处理的,直觉来源于经验,我们一般说的 XX 感也是来自于经验,而不是某种不可知的玄学。

注意力也分成不同的种类,集中的注意力,表达为连贯的思考,也就是符合逻辑的大段的推理演绎思路。漂浮的注意力,不如表达为想象力或者联想,举一反三,见异思迁的能力。这有点类似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在应对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场景的时候需要调用不同的注意力,此前我对有不同种类的注意力的看法是

“💭 我觉得注意力没有什么不同,这里描述的各种差异的注意力,更像是应对不同流程的不同技巧,比如开车的时候,在拥挤的城市街道和突发情况较多的乡村街道需要的注意力其实都是根据环境或者说任务的不同调用的不同处理模块(技巧),而这种技巧需要你集中注意力来处理不同的情况。注意力是消耗品,技巧是消耗的不同方式。”

注意力集中在做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情上的感觉,就是心流。

笔记是否需要分类?

笔记的分类并不是非常重要,以往的以分类结构的方式组织笔记会占据太多心智资源,重要的是它是自上而下的,这种结构对于知识网络而言是不稳定的。正确的笔记应该是随着笔记的内容越多,价值越大,而事先分类的缺点还在于笔记越多越难找到和查阅。 分类本身也是一种联系,但是这种联系通过文件夹等来组织之后非常不灵活,与此类似的还有标签等。

笔记的类型

笔记的类型是适配流程的,不同类型的笔记引用在不同的场景下,而且相当简单。

  • 闪念笔记: ,为了不中断手上正在进行的工作,将过程中的想法记录下来,典型的阅读过程中的划线和评论就是一种闪念笔记,这些闪念笔记,可以记录在 Notion 中,收集的文章和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也可以收集在 Notion 中,这种笔记的上下文是依赖于当时发生的环境的,所以必须在一两天内进行整理,否则就没有任何作用。,需要很快被重新整理,否则失去上下文后,想法可能就丢失了。
  • 文献笔记: 文献笔记不是简单的摘抄,而是要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和内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精炼对文字的表达。可以提高在调用时候的速度。如果需要长篇累牍地重新阅读,那么笔记就没有作用了。通过重新阐释而得到的笔记,意味着你对研究对象的思考。
  • 永久笔记: 如果说文献笔记是对别人内容的复述和内化,那么永久笔记就是记录自己对前面两个步骤产物的理解。当整理后,闪念笔记就可以丢弃,文献笔记可以进行归档

这样分类的原因在于其可以构建一个个最小的任务单元,降低心智负担,同时又具备引导思考和演化的能力。

问题: 卡片在不同的盒子中证明建立关联?通过放到同一个盒子吗?

答案: 卡片和盒子不是主体,链接才是。在纸质的卡片中,卡片之间存在链接就通过编号链接来完成,如果新增加的卡片和某一些卡片有关系就放在其后面。

问题: 使用实体的卡片来建立链接,想象起来应该是挺麻烦的。但是链接的观点是可以借鉴的。和互联网的细微差异是什么?

答案: 细微的差异在于,笔记都是需要进行重新阐释,而不是直接摘录,这样做的目的是强迫自己思考文字背后的含义。并且当你理解含义后,需要和现有的卡片创建链接,这个过程也会让你需要详细比较两个卡片内容的差异,在互联网中缺乏这样的思考深度。因为彼此之间的语境无法贯通,也缺乏一个比较和思考的工具。

问题: 阅读的时候需要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吗?

答案: 其实是比较难,卡片笔记法的特点在于灵活性,阅读过程中思绪可能会被各种干扰,中断或者被其他事情吸引,如果在每个小的部分中重复写下,那么就可以随时回来

能够符合人类这种猿猴的习性,要求长时间大段的专注能力是很困难的。要达到这一点首先是要对做的事情足够感兴趣。而大多数情况我们都不会对特别多事情感兴趣,通过灵活的流程,将小的兴趣点,积累起来,最后聚沙成塔,才是比较符合人性的做法。

注意力甚至可以使用玩的心态来记录和整理笔记,只需要很少的注意力就可以发现笔记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将笔记作为记忆的锚点,可以提高在做事时候的掌控感,这种掌控感也是事情能够进行的重要保证。

世界以负熵(秩序)为食物,只有低消耗的系统才能够长期运行。

问题: 我需不需要记住所有的卡片内容?

答案:不需要,知识要被内化才容易被调取,我们需要的是内化知识,而不是记忆知识。相反,当记下笔记之后就可以忘记笔记。当保持笔记、思考、链接的习惯,想法和想法之间会构建称为想法网络, 彼此可以作为引用,并且互相比较和印证。这是更加自然的内化方式。 笔记作为第二大脑,将自己记忆和检索的部分外包给第二大脑,自己可以专注地从某一个小的任务开始。这里需要和第二大脑建立足够的信任,才能够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轻装上阵的大脑才能更好思考。

写下不是为了记忆,写下不是为了记忆,写下不是为了记忆,而是为了方便提取,记忆只是提取的一种方式,而时常的回顾,产生新的洞见,融入自己的思考模型,加入思考工具集,并且实践之后形成经验,才是真的将知识或者说有价值的想法融会贯通。

问题: 记忆和内化的差异?

答案:记忆是指背诵,内化是只理解后加入到自己的思维工具集(识别环境和思考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我需要记录什么?

答案: 参考笔记分类如果你有想法,就应该记下来,阅读或者其他也应该记录下来,然后整理为永久笔记,记录的同时也是思考的过程,加入到卡片中后,思考和现在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在刚才的体验中已经有比较明显的感觉,当你真的在思考记录下一些有用的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去想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将逻辑和顺序整理正确,而这些落到一个个小块上是非常容易的。

在阅读中应该多思考“WHY”: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可以通过对文本的重新阐释来训练,假设你是作者你为什么会这么表述,是什么样的背景、观点、让你提出如此的主张,又要摒弃其他什么主张。并且将这些思考记录下来,联系之前自己的记录,就可以形成针对这篇文章批判性的思考。

同时,不要只站在书籍的立场去思考赞成或者反对,而是应该去寻找关联。赞成和反对是主观的,而关联是比较客观的,也就是说,不要预设立场,下面是我自己预设立场的一个例子

我记得以前写过《天地会在诏安的起源》,预设的立场就是诏安是天地会的起源,那么找的资料都是为了论证这个观点,就是很典型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找到和天地会起源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如果这些都是事实那么应该存在某种联系,如果不是事实应该存在某种矛盾,这些都有助于自己更好地对这个话题进行扩展和研究。

文本的框架和思考视角也是值得学习的部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所以不知道要记录什么笔记。

也可以记录一个章节概述性的内容,比如:在哪一页,内容是什么,这样在原文信息密度很大的情况在,可以在调用的情况下在去索引。

记录的内容可以很灵活,但是都是需要实践和思考这两个来保证记录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笔记和写作的关系?

答案:最重要的是你已经有了一个网状的关于某一个主题的知识图谱,通过这个知识图谱去延展新的观点,进行写作。如果只是阅读一本书,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变成拾人牙慧,无法行成真正的洞见,但是阅读和学习他人的思路和想法是所有新洞见产生的基础。当你发现一些关心的主题存在一些问题可以尝试去解决,并且你有足够多的思考工具集的时候就可以考虑是不是可以开始写作。 永远不要从 0 开始写作,多检视已有的笔记,当你对其中的一些话题感兴趣的时候你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当去阅读更多想法会得到印证或者被挑战推翻,这些都会丰富你的洞见。 同时写作不是孤立的一件事情,而是最重要的事情,是洞见的终点,这一点和费曼学习法是类似的,输出会提高你的输入,记录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和前面的内容互相印证

读过的书还要继续回顾吗?

答案: 书中说卢曼不重复读书,我觉得是应该要重复读的,并且笔记也应该保留着归档,长期看一时的想法在不同的时间点可能感触会不同,当然从实际角度出发你也很难频繁回顾大量的内容,但是起码保留一段时间比如两年再删除。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这是本书中对于写作方式的两种核心探讨

  1. 自上而下的方式是 定义主题->寻找资料->分析整理->产出文章
  2. 自下而上的方式是 记录想法->链接想法为网络->产生兴趣主题->探索主题->产出文章

第一种带有计划色彩,也是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我需要写一篇关于供应链的文章,然后我开始按照我对供应链的前置认识搜索相关的资料,然后将资料分析和整理按照一定的格式产出,这种方式最大的困难在于,你的启动点是很不可靠的一些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的印象,这意味着你是在一个信息匮乏的状态下决定要写什么内容的;然后按图索骥去寻找证明这些印象的内容,意味着你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信息处理问题,先让时间也非常不可控。

第二种就是卡片笔记法,是将写作的过程拆分到日常的流程中,通过积累下来的笔记网络,自然地产生出感兴趣的主题,当时机恰当的时候(见上面的笔记与写作关系),通过探索和整理已有的笔记,由兴趣、好奇心和直觉 来产出文章。这种方法的困难在于你必须将整个过程流程化到日常中才能够运行,在积累一段实践后产生效果,和集装箱的例子类似,必须全流程采用集装箱的作业模式才能大幅度提高效率。

进化论也是类似自下而上的,而神创论更像是至上而下的计划。

古人云,功夫在诗外也是这个道理。

进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当很多简单的元素叠加,形成一定的筛选效应,就可以形成复杂的构造。

不写就无法思考

在通读全文后可以比较好的概括为,笔记是思考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自然的方式。通过对于所思考对象的用文字进行阐释可以强迫人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且这种思考可以保留并且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想法网络。

所以不写,就无法思考,强调的是将写作为思考的一种方式。全文花费大量的论述来强调这一点。 我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是采用这种学习方式,也就是通过听力在课堂中快速理解老师讲的内容形成笔记,通过这种方法让自己在课堂中快速集中注意力,也锻炼了自己能够在对话中快速反应的能力。

为什么可以长期坚持记笔记

答案: 让一个人坚持做某件事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于他充分的激励和及时的反馈。 成长性思维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庆幸的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找到内生的动力,给自己制造一个能够持续获取反馈的系统,每次记录永久笔记都是检视自己时候真的理解了新的内容,而且这种成长过程的感受及时和内生——不依赖于外部环境,这让我们能持续跳出舒适圈,形成正向的激励,来让整个系统可以低损耗地持续变好和改进。

低消耗、自然的流程,是整本书方法论的核心,所以作者强调不应该刻意分类,做太多规划行的工作,而是沿着自己研究或者兴趣的方向,进行自然的探索(阅读)、整理(思考)、沉淀(写作)

使用良好的工具能降低在使用时候的阻力,称为习惯的一部分,在上面关于笔记到写作的例子中,你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脑海中不可靠的记忆中去构思大纲和内容。

这套理论为什么有效

答案: 虽然人脑如何工作还没有定论,但是大体上人每次只能思考一件事情,只能存储比较短期的记忆 7 加减 2 并且注意力会被使用和消耗,这几个前提是可以确定的。

而且未完成的的工作会占用短期记忆,所以我们的注意力会容易被未完成的任务吸引。

在阅读的时候,有一些想法是需要后续进行完善和补充,那么记录下,可以让大脑相信这些信息会被妥善处理,从而更加专注在当前的事情上。

上面这种可能是一种需要警惕的想法,如果只是简单划线做一个小的笔记却没有认真理解和思考原文,那么你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回头重新学习,这个和记录笔记的初衷是相违背的,所以如果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应该是真的理解了文本的内容之后记录笔记,如果无法集中 [[2023050301 注意力]],就先放下,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回头在来看, 确保自己记录的笔记应该是准确。

人脑工作的模式、注意力偏差、写作的探索、外部干扰、认知偏差等等,这些都是阅读和写作时候的困难。使用好的外部工作流来改善,而不是强迫自己变得完美。

同时写下的内容,是下一次思考的起点,也是写作时候的绝佳帮助,类似的,21 年答应同事简介供应链知识,最后没有落地,也是这个原因。手上没有完整全面的供应链相关资料,导致一直拖延,而没有完成履约,供应链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如果没有积累足够多的内容,要从空白的地方开始写,难度是非常大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花费很多时间来寻找和研究笔记方法。最后,使用卡片笔记法能有效的原因,还需要我自己去实践再回头来回答这问题。

如何开始写作

当有了大量可靠的笔记之后,要开启写作首先是将想法关联的笔记串联,然后是列一个大纲,大纲中写明不同的想法分布在什么地方,这样就不会陷入对词语或者概念、论述是不是应该写在这里,这种纠结。

因为你有了很多的想法,所以这时候重要的经常是你不要写什么,而不是你要写什么。

笔记的维护

经常性的回顾和重新梳理关联,当同一个主题相关的笔记较多的时候,可以新增一个笔记来进行串联。

新建一个索引笔记,用于索引核心的笔记主题

总结

笔记的记录,也是一种抽象行为,是使用自身的理性+经验对于外部物体概念的描述 抽象其实也像是一种思考方法,寻找物体的规律。 卡片笔记是思考过程和思考过程的产物,以及提供了一种流程,可以在低损耗的情况下保存有价值的想法,并且将有价值的想法进行联系和二次加工,形成想法网络。这个想法网络可以不不停发展,利用它来帮助你构建一个可信的脑外存储工具箱,而让大脑可以从中调取有用的信息,并专注于思考和产生新的洞见。

卡片盒笔记法之所以特别就是它强调的它是一套可实践的流程,并且可以将知识的生产(写作,或者积累新的洞见)转化为一个个可执行的小任务。

  1. 记录临时的想法,并在一两天内整理为永久笔记,这样做才可以避免想法失去上下文关联而变得不再具备思考价值
  2. 阅读-思考-记录想法或者阐释复述,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机械式地记录一大堆不会再看的内容
  3. 通过以链接作为核心理念的方法组织笔记,让笔记能够生长为想法网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笔记中思考,延展各种想法之间的联系,通过实际的记录发现想法之间的不同和潜在的联系机会,更加容易产生新的洞见。

卡片作为记忆的衍生,是思考的媒介,而不是思考的对象。也就是利用卡片来思考,而不是思考卡片本身,这个思路很有意思。

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0 by the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