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倒置原则
SOLID 原则是 Uncle Bob 提出的在面向对象编程中的五个设计原则,其中最后一个依赖倒置原则(DIP)是比较不容易理解,特别是和 Dependency Injection 放在一起讨论的时候。
什么是依赖关系,看下面的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public class A {
private B componentB;
public A(B b) {
this.componentB = b;
}
public void funcOfA() {
// pass
this.componentB.funcOfB();
// pass
}
}
在这个最简单的不包含任何业务逻辑示例代码中,A 需要借助 B 来做一些事情,A 无法独立完成工作,这就产生了依赖,A 依赖于 B。
依赖倒置的定义是 A. High-level modules should not depend on low-level modules. Both should depend on abstractions. B. Abstractions should not depend on details. Details should depend on abstractions. 翻译一下是 A. 高层级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级模块,两者都应该依赖抽象 B. 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细节应该依赖抽象
上面的例子中,A 属于 high-level module, B 属于 low-level module,很显然这违背了 DIP 原则,导致的结果是:
- A 无法离开 B 而单独存在,当你在考虑和设计 B 的时候需要时刻知道 B 的存在,换而言之,A 无法自洽和自治
- 当要修改 A 的 funcOfA 的时候,有两种可能:修改 B 的代码,或者修改 A 的代码,这两种方法都会对整体应用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带来破坏,也违背了另外一个 OCP(开闭原则)。
在遇到这样情况的时候,我们一般选择增加一个抽象层,在 Java 中可以简单实现为一个接口,一般写下来的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package B;
public interface IB {
public void funcOfB();
}
package B;
public class B implements IB {
public void funcOfB() {
// pass
}
}
package A;
public class A {
private IB componentB;
public A(IB b) {
this.componentB = b;
}
public void funcOfA() {
// pass
this.componentB.funcOfB();
// pass
}
}
这其实也是在工作中,我们使用最多的一种编码方式。但是仔细思考一下这种设计只解决了上面的第二个问题。并没有解决 A 自洽和自治的问题,因为 IB 本质上只是把 B 的方法做了一个抽取,也就是在对 A 进行建模的时候,依然需要感知 B 的存在,A 依然是依赖 B 的。
如果我们从 A 自洽的角度思考:
- A 要实现一个功能,那么这个功能的定义所需要的所有信息,A 应该都是具备的。
- A 可以针对自己要实现这个功能的定义进行抽象 AA,AA 的所有权属于 A 。
- 接下来 A 只需要依赖 AA 就可以了实现建模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package A;
public interface AA {
public void contractOfA();
}
package A;
public class A {
private AA aa;
public A(AA b) {
this.aa = b;
}
public void funcOfA() {
// pass
this.aa.contractOfA();
// pass
}
}
package B;
public class B implements AA {
public void contractOfA() {
// pass
}
}
在整个思考过程中,A 不需要感知自身以外的其他信息,对于 B 而言,需要做的是遵循这个抽象 AA ,按照其规约来实现功能。
对比后面这两个实现,此时 A 变得自洽,B 反过来依赖 A 了,这就是依赖倒置,A 不再感知 B 最终确可以使用 B,而 B 作为被使用方,反过来依赖使用方。
最后写出来的代码除了名字的差异外,格式是一样的,但是思考的模式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使用方的 A 在建模的时候具有完全的控制权,这同时解决了上面提出来的两个问题。这也可以作为为什么编程中最难的事之一是取一个合适的名字,因为一个合适的名字代表一个经过深度思考的模型。
在理解 DIP 之后,可以有以下更加进一步的延伸讨论
- DIP 是 OCP 的基础之一
- DIP 编写良好的测试用例的基础——只有测试对象外部依赖非常少的时候,流畅的测试先行才是可能的
- DIP 除了在狭义的代码层面发挥作用,在更加广义的服务关系和应用关系中也适用
最后,DIP 和 Spring 中依赖注入 Dependency Injection 是什么关系? 简而言之两者讨论的维度是不同的,DI 讨论的是在运行时依赖方和被依赖方是如何进行实例化和组装管理的,而 DIP 讨论的这是关于代码的组织方式的问题;二者的联系是,当代码符合 DIP 的时候,通过 DI 框架可以更加容易地管理这种依赖在运行时的关系。
参考资料
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 - Spring Framework Guru
Understanding SOLID Principles: Dependency Inversion - DEV Community